本文作者:admin

《长相思第二季》口碑下滑,国产季播剧如何破除“续季魔咒”?

admin 2024-08-27 12:26:06 315
《长相思第二季》口碑下滑,国产季播剧如何破除“续季魔咒”?摘要: ...

界面新闻记者 | 胡毓婧

界面新闻编辑 | 张友发

7月22日,《长相思2》迎来点映礼收官,观众可提前解锁大结局。开播之初,《长相思2》即开启了SVIP多看一集模式,尝试以爆剧续作为SVIP会员带量。

《长相思1》是去年暑期档的热度强者,在播期间最高正片播放市占率超32%,站内最高热度破33000,为腾讯视频去年热度破30000的四部剧中唯一的古装剧。该剧还成功带火“雄竞剧”和多位男演员,一女N男模式由此进入小兴盛期。

半个月前,《长相思2》时隔一年再次登陆暑期档,轻松进入热度30000俱乐部。首播招商成绩同样亮眼,一家首席赞助,单集片头、中插、创意广告和片尾共计10个广告,创全平台首播广告数量之最。

然而《长相思2》口碑不尽如人意,相比第一季已经落定的7.8分,《长相思2》豆瓣开分仅6.6分,“长相思2好癫”“长相思2魔改”等话题陆续登上微博热搜。

随着剧情推进,《长相思2》市占率先后被都市爱情剧《你比星光美丽》和《唐朝诡事录之西行》挤到第二位,只能算是高开平走,不复去年档期统治者的盛况。

《长相思2》剧照

口碑下滑涉及剧情偏丧、大女主沉迷谈恋爱、人物设定改动、权谋低幼等多重原因,但将不同维度的追剧体验收束起来,不难发现,分拆季播是症结所在。

影艺独舌曾将国产季播剧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要原班人马出动,适合古装和年代剧,代表作是《庆余年》系列和《大江大河》系列;二是一岁一枯荣型的,如《乡村爱情》系列,保留故事模式和主要演员,但更像流水线产品,有垂类忠实受众,在可控的成本下,是不错的商业选择。第三类则是一次拍完,分拆播出,严格上实际属于一部剧一次拍完后,因为集数限制必须分成两部播。

图源:云合数据

《长相思》属于第三类,系列全剧共62集,但进入第二季后没有引入新的人物和矛盾,北青艺评形容,第一季完成了“起承转合”中的前三者,第二季只剩下“合”,因此难以吸引观众。时隔一年,观众追剧情绪断裂,欠缺戏剧冲突的第二季更难再提起观众的热情。

具体而言,《长相思》的主要叙事推动力有两层,一是男主玱玹如何实现王权霸业,二是女主小夭的情感抉择。对于前者,第一季结尾时玱玹已经登上帝位,成为少年帝王,留给第二季的空间也不过是如何守成。

事实上,第二季的权谋戏依旧寡淡,只是第一季联姻大氏族的复制粘贴,虽有战场,但导演未给交战镜头,只靠对话交代结果。导演与观众都心中明了,玱玹一统大荒无人能阻,因此也没有戏剧性可言。

对于后者,第一季对四个男角色与小夭的情感描摹细腻,搭建起了可信的四对cp模版,第二季的情感拉扯只是这一模式的延续,加之第一季收官时悬而未决的情感走向大吊观众胃口,不少心急的观众追看原著和短视频二创,早已摸透几位主角的情感脉络与命运走向,第二层的追剧动力也大打折扣。

选择与赤水丰隆联姻后,小夭被动地等待命运的转折

事实上,同为季播剧的《庆余年》系列也遇到过同样问题。时隔五年《庆余年2》才与观众见面,前6集都在解决上一季遗留的“范闲假死”情节,极大影响了首播口碑。但当剧情进展到庙堂权谋后,《庆余年2》的口碑在震荡后回升,高热度延续至结局。

这也暴露出拆播型系列剧的弊端。今年播出的《庆余年2》和《唐朝诡事录之西行》同为季播剧,剧方也明确还将有续作,截至目前,这两部续作的口碑与热度相较前作,均没有明显的下滑。

其中,《庆余年》开发之初便早早定下季播模式,每季有单独的时间线和主要矛盾。编剧王倦曾在微博解释过自己分季的逻辑,所有情节都归于范闲本身,“第一季,范闲发现自己这一生就是一枚被操纵的棋子,第二季,范闲在扑朔迷离的棋盘上找到了自己真正要面临的棋手是谁......第一季做棋子,第二季做棋手,第三季,掀棋盘,换规则再斗。”

《庆余年2》剧照

在对话“新剧观察”时,《唐朝诡事录》系列编剧魏风华从人物角度分享了季播剧的创作方法论——要挖掘已有的主人公,找出内在的新的驱动力。往往第一季主角会有彩虹般的成长弧线,但第二季就难了,“因为从终极意义上说,成长是进入神殿之前的事,而类型文学和类型影视的很多主人公是要进入神殿的,这在探案作品中尤为明显。”

对比《唐朝诡事录》两季来看,剧情依旧由新的诡案和破案驱动,但第一季更多由外界刺激折射人物成长,比如遭贬谪南下,第二季则更多体现在探案团内部成员的冲突和张力上,在最新剧情中,卢凌风公主之子的身份揭开后,他将要平衡党争和公允探案的矛盾。

《唐朝诡事录之西行》海报

总体来看,像《庆余年》这样一口气规划的高成本季播剧,在国内仍相当罕见,这或许与《庆余年》系列从头到尾都在腾讯集团生态内完成开发有关。

《庆余年》的IP版权来自阅文集团,制作方是阅文旗下的新丽传媒,播出平台是腾讯视频,这三家平台是《庆余年》的出品方,并且覆盖影视开发的上、中、下游,可以最大限度保证成本投入、创作延续性和发行稳定性。

即便如此,前后两季仍间隔5年,观众热情的褪去很大程度靠IP的知名度和长线运营代偿,这也愈发证实《庆余年》的成功,是多维度高协同的产物,很难在文娱产业内复制。

更多时候,国产季播剧陷入难以为继的困境,除却《乡村爱情》这样针对特定观众的长寿季播剧,更多系列的续集至少口碑和热度一项扑街。

比如《琅琊榜》和《琅琊榜之风起长林》,虽然后者口碑尚可,但热度与前者难以同日而语;2015年的古装奇幻黑马《无心法师》的多部续作,豆瓣评分逐节递减,都市女性剧《欢乐颂》系列则每每新作开播,观众就陷入“为什么这个系列还在更新”的疑问中。

《欢乐颂》系列豆瓣评分

为何国产季播剧难走上坡路?魏风华给出的答案是,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只有第一部达到一定的高度和受众后,投资方才会做第二季。对创作者而言,这就意味着前面有一座高山,对多季剧集来说,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持平就是一种胜利。

王倦也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季播剧在国内是完整构建,再成型播出,比较冒险,因为主创固有思维很难改变,创作过程中会出现脱离观众接受程度的走向和情节,但这种遗憾播出后就无法调整,有点一旦播出就听天由命的感觉。

边拍边播的季播剧模式则更灵活,观众反馈能及时将主创从固有思维中拉出来,这一模式欧美剧中应用得相当成熟,比如经典美剧《老友记》就十分看重观众的反馈,其导演Roger S.Christansen曾透露,现场录制中,“如果观众笑了就保留,不笑会修改。试播中听取观众反馈,通过参与来完成《老友记》。”

其经验短期内很难借鉴到国产剧中。美剧经过数十年发展,形成了按季播出、制播同步、观众至上、编剧主导的成熟的产业体系,而国产剧与这一体系仍相距甚远。

此外,季播剧对成本和工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剧集数少,单集成本高可达百万美元级别,HBO《权力的游戏》第八季的单集制作成本甚至高达1500万美元。而一直以来,国产剧奉行的是以量取胜的原则,每天更新,单集低成本,但集数多,主打的是“下饭”“电子榨菜”为主的陪伴功能。

《权力的游戏》第七季烧成本的龙战特效

不过,国内流媒体,也在尝试中国特色的季播剧。比如各平台前几年争相剧场化,推出悬疑、恋爱剧场,堪称平替版的季播剧。将同一类型、风格、制式的内容以年为单位批量化播出。

像“迷雾剧场”推出早期,定位就是高、精、专的悬疑周播网剧,模式接近于美剧。但随着近几年,悬疑类型内卷、竭泽而渔,其他剧场因作品风格不统一、类型泛化,剧场本身也陷入了存在主义危机。

当下,国内季播剧仍然相对审慎,基本遵循第一季得到市场验证后,再官宣第二季,剧本创作保证主要演员回归、遵循前作人物设定,引入新的矛盾,推动剧情进展的逻辑。

虽然产出周期较长,但这已经是平衡口碑与热度的折中之举,比如《唐诡》系列、《大宋少年志》系列、《二十不惑》系列,以及刚刚杀青的《猎罪图鉴2》和开发中的《三体》系列等,都是这一逻辑下的产物。

回到《长相思》本身,第二季的口碑、热度下滑,分拆季播模式的负面影响,可能远比剧方想象的更大,这样的前车之鉴,或许会让行业对剧集的集数体量、播放模式,有更前置和全面的考量。

国产季播剧本身,仍需探索一条更稳健务实的本土特色之路。毕竟,不是每个人生来就是范闲,也不是每部剧,都能有《庆余年》般举集团之力托举的待遇。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