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admin 2024-10-09 上海软文合集 6 次浏览 0个评论

1997年开放的上海博物馆中国历代印章馆是海内外首个中国印章常设陈列。其展陈逻辑与陈列方式科学、学术、前沿,迅速成为印章陈列的典范。新陈列更名为“中国历代玺印篆刻馆”,今年上半年在上海博物馆东馆二楼与公众焕新见面,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玺印篆刻馆展出精选文物568件/组,玺印部分300多件,篆刻部分近260件。其中新品约占35%,总数亦较之前增加近百件。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玺印篆刻馆

上海博物馆的玺印篆刻藏品约15000件。其中古玺印收藏具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地位;而明清篆刻作品的典藏因脉络完整、精品集中,在国内外首屈一指。中国历代玺印篆刻馆的陈列体系,即是在此丰厚典藏的基础上,再融入当代中国印章史的前沿学术研究成果而构建起来的。

世界古代文明

是中国玺印篆刻陈列的背景

这是首次将中国印章的发生与发展,置于世界古代文明印章主要起源体系的大背景下展开叙事。首创“印章的主要起源体系”专窗,陈列了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早期印章,同时使用互动多媒体拓展国外同类经典藏品,以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玺印篆刻馆

一馆两史:“中国玺印”“中国篆刻”

两大通史清晰呈现

玺印和篆刻是中国印章具有历史联系和形态承接,但性质并不相同的两个品类。玺印是以凭信为主要功能,篆刻本质上却是一种以玺印为物质外壳的艺术创作样式。两大通史均以时代为经,专题为纬,有节奏地呈现经典藏品;文物专题化,助力观众解读其蕴含的历史人文等内在信息。

中国玺印通史陈列展品从西周贯通至中华民国。战国玺印形制丰富、功能多样。有赖于丰富馆藏以及印文作为官方代表文字的特性,创设“玺印中的书同文”专窗,使这一存在于史书中的制度得以物化呈现。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玺印篆刻馆

秦汉印制对后世影响深远。其官私印章艺术风格发育充分、技艺精湛,是中国玺印史上的华章。有学者观展时称:“上博藏印太精太好,两个小时我还没能走出‘秦汉(单元)’”。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玺印篆刻馆

新陈列呈现了包括秦“浙江都水”铜印、西汉“武意”玉印、新莽“设屏农尉章”银印、西晋“晋归义氐王”金印、西魏“威烈将军印”银印等在内的一系列经典名品。

此次陈列扩展了“封泥”的份量。我们以封泥文物概念性地呈现了古代的职官与地理。除了西汉“河间王玺”“杨州刺史”等名品外,新增的还有封泥匣、封泥泥丸等相关文物。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封泥“杨州刺史”

“边远地区民族官印”也是有鲜明特色的专题,每一方印都是来自不同民族的官印。

在古代玺印转制的隋唐时期,隋“临汾郡赞治印”、唐“齐王国司印”,连同钤有“西州都督府印”的唐代《请纸牒》一起,诉说着玺印普遍钤于纸张时代的来临。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玺印篆刻馆

宋元时期官印也极有特点,此次新展出了一件南宋螭钮玉押,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赵构《赐岳飞手敕》上的画押可相对应。明代的御前牙质关防印、清代的伊犁将军银印更是此次不容错过的重器新品。

中国篆刻通史陈列由考古出土为主的唐宋元明各时代的文房用印开启,新设以溯源为目的的“文人用印的早期阶段”单元。主要活动于北宋末年的钱世瑞15件木质文房组印是其中代表展品。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玺印篆刻馆

仅仅是明清两个时代的篆刻陈列,就选用了150多枚的经典名品,如文彭与何震,浙派与邓派,还有晚清诸家等等。

又新增现当代单元,为公众呈现此期中外印人在海上的风云际会和风格迥异的南北印作。日本河井荃庐和圆山大迂,两位在日本篆刻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印人,其寓沪期间学艺的印作也是此单元中的组成部分。

多媒体助推公众理解文物内涵

为了弥补玺印篆刻文物内涵丰富、尺寸不大的特性,展厅内外原创了一些多媒体项目,助推着大众对于玺印篆刻的认知。

互动小程序有“印章的主要起源体系”、“印制转折与东亚印系”;专题短视频有“玺印中的书同文”“中国古代封泥”“篆刻文心,印石之美”。

展厅内图版检索系统有“明清篆刻”和“馆藏印谱”。里面有大量的高清图版和影像,便于公众多维度地观赏。展厅外还有多人互动大屏和“上博快递”等游戏作为补充,其中“玺印篆刻名品赏析”“我刻我姓”等深受大家喜爱。

从文物出发

以人为本的陈列贴心暖心

玺印篆刻馆以对称的空间格局营造出庄重与雅致的融合氛围。玺印板块以沉稳大气的淡灰色为基调,篆刻板块定制了温婉明丽的“文房蓝”,以烘托各自不同的内涵。

量身创制各种视觉轻盈的支架使公众更聚焦于文物本体,特制磨砂镜面水晶座则衬托出篆刻的文雅之气。其中西周“涡纹玺”所使用的“棒棒糖”支架和有放大效果的带镜支架,最受公众欢迎。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玺印篆刻馆

似乎触手可及的文物距离、低反射玻璃、上下多角度的柔和灯光,加上触感温暖的实木扶手,提升了观众的观展体验。

有学者感叹,上博东馆玺印篆刻馆开启了印章陈列的新模式。

重点展品:

春安君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春安君” 战国·晋  纵2.30厘米,横2.30厘米,高2.00厘米 材质:玉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春安君” 战国·晋  纵2.30厘米,横2.30厘米,高2.00厘米 材质:玉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春安君 

在中国印章体系中,玉质官印是等级的标志。秦统一后,帝、后、王所持玺印才可用玉。“春安君”是目前可见的早期高等级玉质官印中的精品。

匈奴相邦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匈奴相邦” 战国·赵  纵2.50厘米,横2.50厘米,高1.85厘米 材质:玉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匈奴相邦” 战国·赵  纵2.50厘米,横2.50厘米,高1.85厘米 材质:玉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匈奴相邦”

“匈奴相邦”玉玺是战国时期赵国赐封匈奴首领的用印。战国以来匈奴与中原地区经常发生战争,中原王朝通过不同方式与匈奴部族保持和睦关系。此玺是战国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发生政治联系之重要物证,也是目前可见最早的中原王朝颁给周边少数民族的官印。印文结构平稳,布局严谨,显示战国古玺文字渐向平正方向演化。

浙江都水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浙江都水” 秦 纵2.50厘米,横2.50厘米,高1.75厘米 材质:青铜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浙江都水” 秦 纵2.50厘米,横2.50厘米,高1.75厘米 材质:青铜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浙江都水

“浙江都水”蛇钮铜印学术价值与艺术价值兼具。此印曾长期被误为是管理浙“江”的官署印。后据孙慰祖先生结合其他玺印及新出秦简考证,此印为秦浙江郡管理水利、渔税的官署印,是说明秦时已置浙江郡的重要实物资料。

“河间王玺”封泥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河间王玺”封泥 西汉 纵3.25 厘米,横3.40 厘米,高1.10厘米 材质:泥 捐赠:孙鼎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河间王玺”封泥

此封泥色呈黑紫,保存完好,封泥周边的古人指纹清晰可见。据《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西汉文帝二年(前178)二月封高祖之孙,赵幽王刘友之子辟彊为首位河间王。这是目前保存最好的一枚西汉时期高阶王玺实物的使用遗存。

逎侯骑马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逎侯骑马”西汉 纵7.60厘米,横7.90厘米,高5.25 厘米 材质:青铜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逎侯骑马”西汉 纵7.60厘米,横7.90厘米,高5.25 厘米 材质:青铜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逎侯骑马”

“逎侯骑马”是烙马专用印。《唐六典》记:“凡在牧之马皆印,印右髆以年辰,尾侧以监名。”烙印皆朱文,空心柱钮,用于安装木柄。此印是目前传世唯一有相对年代可考的烙马印。据《汉书》记载,公元前147年匈奴人陆彊归降汉朝,被封为逎侯。逎侯传二世共60年。

晋归义氐王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晋归义氐王 ”西晋  纵2.30 厘米,横2.20 厘米,高3.20 厘米 材质:金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晋归义氐王 ”西晋  纵2.30 厘米,横2.20 厘米,高3.20 厘米 材质:金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晋归义氐王”

“晋归义氐王”印驼钮、金质。它是西晋王朝颁发给归附内郡的氐族首领的官印,是中原王朝与兄弟民族政治关系的实物见证,也是中华民族逐渐融合的历史见证。此方金印重87.5克,通体凿刻而成。印文线条犀利明快,是晋代凿印风格的代表。

临汾郡赞治印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临汾郡赞治印”隋 纵5.30厘米,横5.30厘米,高5.20厘米 材质:青铜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临汾郡赞治印”隋 纵5.30厘米,横5.30厘米,高5.20厘米 材质:青铜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临汾郡赞治印”

“临汾郡赞治印”铜质、鼻钮。赞治是隋炀帝始置的职官,佐太守理郡务。印背刻有年款:“大业三年十月一日造。”大业为杨广年号,大业三年为公元607年。目前发现的隋代官印存世有数件,凿有年款的标准品更为少见。

总统伊犁等处将军之印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总统伊犁等处将军之印”清 同治五年(1866)纵10.5厘米,横10.5厘米,通高8.9厘米 质地:银 捐赠:李荫轩、邱辉夫妇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总统伊犁等处将军之印”清 同治五年(1866)纵10.5厘米,横10.5厘米,通高8.9厘米 质地:银 捐赠:李荫轩、邱辉夫妇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总统伊犁等处将军之印”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总统伊犁等处将军之印”

同治五年重新制作的“总统伊犁等处将军之印”虎钮银印,印面使用了满、蒙、回、汉四种文字,是目前仅存的一方4种文字对译的将军印。其实际行用时间近半个世纪,是祖国多民族融合统一的重要物证。

北宋末年钱世瑞木质组印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北宋末年钱世瑞木质组印 材质:黄杨木 钮式:橛钮

钱昶,字世瑞。钱昶卒于南宋建炎二年(1128),主要生活在北宋时期。生前官至枢密院副使,后贬为湖州府尹。此组木质印章共15件,有姓名、文房、封缄、表敬、诗文等。此印有确切的时代下限,为研究文人印章的使用状况与篆刻风格,有着重要意义。

何震 “笑谈间气吐霓虹”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何震 “笑谈间气吐霓虹”明  尺寸:纵4.05厘米,横3.90厘米,高7.10厘米 材质:青田石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何震 “笑谈间气吐霓虹”明  尺寸:纵4.05厘米,横3.90厘米,高7.10厘米 材质:青田石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笑谈间气吐霓虹”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边款:甲辰岁得古鼎一,是日,心神舒畅,乃有此作,何震为兰嵎老翁一览。

“笑谈间气吐霓虹”是何震的代表作品,更是目前屈指可数传世真品之一。他的作品用刀挺劲,收笔刀痕显露,笔画具有猛利的视觉效果,印面布局气势磅礴,具有强烈的个性。此印是何震为明代文学家朱之蕃所刻,喻意朱之蕃谈笑间流露的文字才华如气吐霓虹般美妙。

戴本孝“冒辟疆六面印”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戴本孝“冒辟疆六面印”清  纵2.25 厘米,横2.25 厘米,高4.55 厘米 边款:癸卯(1663)仲春,鹰阿山樵戴本孝作。 捐赠:冒广生家属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戴本孝“冒辟疆六面印”

冒辟疆,明季四公子之一,与抗清义士戴重友善。其子戴本孝为感谢冒辟疆为其父建碧落庐和抚养其弟移孝之举,于康熙二年刻制。明清之际文人士大夫讲究书斋陈设与文玩用器的工艺和品质,不仅追求印文的文学情趣,而且注重形式的赏玩品格。这件印作内容丰富,形制亦别出心裁,为此期文人印之典型代表。

丁敬“两湖三竺万壑千岩”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丁敬“两湖三竺万壑千岩”清 纵2.10厘米,横2.10厘米,高3.55厘米 捐赠:华笃安毛明芬夫妇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边款:庚午腊月,篆祝大恒和尚社长之寿,丁居士记。此印予置佛胸“卐”字于中,而括吾友主席之方于八字中。盖寓佛寿无量千万云乎哉。丁敬又记于砚林。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两湖三竺万壑千岩”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边款:庚午腊月,篆祝大恒和尚社长之寿,丁居士记。此印予置佛胸“卐”字于中,而括吾友主席之方于八字中。盖寓佛寿无量千万云乎哉。丁敬又记于砚林。

“两湖三竺万壑千岩”是浙派开山代表人物丁敬为贺紫衣和尚释明中40岁寿所刻。明中,字大恒。清代高僧。两湖三竺是释明中修行之地,印文似述景致实为贺寿。是一方难得的篆刻佳品。

赵之谦“赐兰堂”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赵之谦“赐兰堂” 清 纵7.30厘米,横3.40厘米,高4.80厘米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赵之谦“赐兰堂”清 纵7.30厘米,横3.40厘米,高4.80厘米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赵之谦“赐兰堂”

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边款:不刻印已十年,目昏手硬。此为潘大司寇纪皇太后特颁天藻,以志殊荣,敬勒斯石。之谦。

“赐兰堂”是晚清赵之谦应好友工部尚书、收藏家潘祖荫之请所刻。潘祖荫曾多次得到慈禧太后赐御笔兰花,故自名斋号为“赐兰堂”。是印文字以书入印,神完气足;文字两侧饰有矫健飞龙,体态灵活,彰显御赐之殊荣。是赵之谦代表作之一。

转载请注明来自富泽强科贸软文网,本文标题:《上博玺印篆刻馆:呈现中国玺印、篆刻两大通史》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