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到2021年生物药资本市场的繁荣,源于多个因素的同频共振,包括监管改革开创的空间、过去技术创新的浪潮和疫情刺激的相关需求的爆发等。应理性看待从2021年到现在遇到的困难,在结构化的寒冬之下,其实也浮现了很多机会。”
“要坚持长期主义精神,专注于长远的目标,有毅力、有耐心,做好失败的准备。无论是科学家、企业家还是投资人,都要有这样的精神。”2024年9月20日下午,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的“坚持科技创新引领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科学家、创业者、投资人对话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院长陈义汉在现场说道。
他表示,“在生物医药领域,我们要注重对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探寻。”他说,作为一个心脏病研究者,他深深地知道在这个领域,无论是临床医学还是基础医学,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发明和创造还不足,“甚至整个生物医药领域都是如此。一个显著的例子是新药的发现,中国很少有新靶点、新结构的药物出现。”
陈义汉认为,很多人对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理解存在误区,“我们的基础研究很少,绝大部分的探索和基础研究完全不在一个层面,很多项目和从0到1的原始创新相差很远,但是我们误以为在做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和中国领跑世界的激光、航天、云计算、量子等方向相比,生物医药领域有创新的瑕疵,我们要有一种冷静和清醒。”
“我们也要注重医疗器械的国产化。”他说,现在中国医院的设备很好,特别是上海的大医院,但这些好设备常常是英文标识,知识产权、发明创造不在中国,“近年来,党和政府在国产替代投入了前所未有的支持,相信这个局面一定会改变。”
做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需要坚持什么样的原则?陈义汉认为,要坚持学以致用,做崇尚价值的研究,“科技工作者不去解决现实的问题,不去崇尚价值,我们还做干什么?”
近年来,生物医药处于资本寒冬,这几乎是每一场产业界的会议都会提到的问题。复星国际执行董事兼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启宇说,市场不佳是最近让生物医药领域从业者最头疼的问题。但他表示,不用太悲观,这只是生物医药周期的一部分。“我们只是进入了周期的调整期,跟全球是同步的。”他认为,穿越周期的出路在于差异化的创新,布局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前沿原创的产品。
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基金副总经理何苗分析,2015年到2021年生物医药资本市场的繁荣,源于多个因素的同频共振,包括监管改革开创的空间、过去技术创新的浪潮和疫情刺激的相关需求的爆发等。应理性看待从2021年到现在遇到的困难,在结构化的寒冬之下,也浮现很多机会。例如从2023年下半年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出海”方面有进展,越来越多的生物医药企业在苦练内功、降本增效。
她说,虽然生物医药行业仍未走出资本寒冬,但是她还是感受到来自科研界和产业界的信心。从整体的数据上来看,上海2023年的生物药品规模和生物医药制造业规模都出现同比增长的趋势,这是一个好“苗头”。不过她也说,当前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仍然存在小而散、扎堆投入热门领域、缺乏原始创新、缺乏龙头企业等问题。
何苗介绍,2024年7月,上海发布了千亿规模的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生物医药产业母基金,整体规模是215.01亿元人民币。这代表了上海市委市政府对生物医药产业的重大的支持力度。作为投资人,她表示,她们充分体察到生物医药企业需要一个更长的周期来完成从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到走向市场的过程。所以,上海国投先导母基金的生命周期是非常长的,期限是15年(前8年为投资期,投资期最长可延长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