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艺术宫再启“同行”之旅,看中日两国艺术家的版画对话

中华艺术宫再启“同行”之旅,看中日两国艺术家的版画对话

admin 2024-09-15 北京软文合集 35 次浏览 0个评论

9月14日,“同行:和其共生——陈琦、小林敬生双个展”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开幕。作为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海上观潮”系列展的品牌项目之一,此次展览邀请到了中国版画艺术家陈琦与日本版画艺术家小林敬生这两位在国际版画届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艺术家,以双个展的形式进行版画艺术的对话、交流与互鉴。

本次展览“和其共生”以“和”与“共”作为主题词,强调“合作”与“共同面对”的概念。展出的作品时间跨度从1970年代的早期创作,到2024年8月刚完成的最新力作,共计100余件(组)。包含陈琦的水印木刻作品、大型装置作品、纸本水墨作品,以及小林敬生的木口木刻作品和诗画集作品。

陈琦,1963年生于南京, 2006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参展艺术家。 其作品连续获得第七、八、 九届全国美展铜奖及优秀奖。

小林敬生,1944 年出生于日本岛根县,1997年起任日本多摩美术大学教授, 2014年任多摩美术大学名誉教授,现为日本版画协会理事长,与中林忠良、 野田哲也并称日本最具代表性的版画界实力巨匠。

中华艺术宫再启“同行”之旅,看中日两国艺术家的版画对话

陈琦《圆融No.2》2023 水印木刻

中华艺术宫再启“同行”之旅,看中日两国艺术家的版画对话

小林敬生《升空-林中栖2022A/C-》
1994-2022 木口木刻,手彩

陈琦被称为“水印木刻掌门人”,他精湛的雕刻技艺,使其水印木刻版画作品看上去仿佛水墨画。他的水印木刻作品专注于版画语言的当代性转化,从荷叶的细微纹理到园林的广袤景象,展现了其对自然界的敏锐洞察与深刻感悟。小林敬生则在木口木刻创作中,始终坚持制作程序和坚持手作这两个原则。他的作品被称为“手掌心的宝石”,巧妙地融合了自然的微观细节与宏观景观,创造出充满生命力与视觉张力的空间。

中华艺术宫再启“同行”之旅,看中日两国艺术家的版画对话

展览现场

中华艺术宫再启“同行”之旅,看中日两国艺术家的版画对话

陈琦大型纸雕装置《观像》

走进展区,目光就会被一组大型纸雕装置《观像》所吸引,这是陈琦专门为本次展览创作的作品。而陈琦创作于2024年的新作《春江No.2》也是少见的彩色水印木刻作品,是本次展览中唯一一件彩色作品。

中华艺术宫再启“同行”之旅,看中日两国艺术家的版画对话

陈琦《春江No.2》2024 水印木刻

陈琦作品板块“自然之境:从第一自然到第二自然”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深刻探索与哲学思考。通过水印木刻、水墨等作品,他将自然之美转化为内在精神的表达,在第一自然的真实形态与第二自然的精神境界之间,构筑出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对话。这一板块不仅展现了陈琦对自然的敏锐感知,也反映了他通过艺术创造出新的自然秩序的追求。

中华艺术宫再启“同行”之旅,看中日两国艺术家的版画对话

陈琦《片石山房》2020 纸本水墨

中华艺术宫再启“同行”之旅,看中日两国艺术家的版画对话

《片石山房》展览现场

陈琦板块以一幅古琴作品开篇,这是民族乐器系列中的一幅。这幅作品的精微表达与大众对版画高度凝练、对比强烈的刻板印象大相径庭。

中华艺术宫再启“同行”之旅,看中日两国艺术家的版画对话

陈琦作品

“中国的民族乐器形制本身就体现了独有的美感,承载了文人名士的精神。不仅是乐器,还有中国家具、器物的形制上都能看到古典审美的体现。我回望和审视传统,并不只是以发现美,表现美为目的,也不是对现实世界的镜像映射或批判,而是形而上哲学思考的视觉呈现。”陈琦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从1986年至今,有一条主线始终贯穿在他的艺术实践中,那就是对中国式心智的不懈探求。

中华艺术宫再启“同行”之旅,看中日两国艺术家的版画对话

陈琦《根器》《玲珑塔》《菱角山》
《无限极》《何来》2020 水印木刻

中华艺术宫再启“同行”之旅,看中日两国艺术家的版画对话

陈琦《根器》2020 水印木刻

在创作手法上,陈琦表示,版画的传统语言固然很好,但他更希望在水印木刻表现上也能达到一种高度的精微。在近三十年的水印木刻创作与艺术表达诉求中,他也试图将传统水印木刻与西方套色木刻相结合,创出一种新的,合乎当代艺术表现的技术系统,使水印木刻成为当代印痕艺术。展览中,《何来》《菱角山》《玲珑塔》《无限极》《根器》这些作品展示了陈琦教科书级别的水印版画技术,集合了他近年来所有技术的所有精髓。

中华艺术宫再启“同行”之旅,看中日两国艺术家的版画对话

陈琦 《荷塘》2020 纸本水墨

陈琦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笔墨当随时代,版画的创作语言也要有创新与突破。有两个信念一直存在于我的心里:一是希望能将中国水印木版画伟大传统延续下去;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突破传统水印版画的技术局限,使其适应当代文化语境,成为当代艺术家手中的创作媒介。”

中华艺术宫再启“同行”之旅,看中日两国艺术家的版画对话

展览现场

小林敬生的板块名为“微观宇宙:木口木刻中的生命叙事”,本次展览也是国内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一次小林敬生展览,其中45组作品为国内首次展出。

小林敬生的作品是肉眼可见的精细,可以用放大镜仔细观看。在微观细节的雕刻中,小林敬生将自然的微观世界与宏大的生命主题交织,构建出独特的生命空间。他的作品不仅呈现自然的纹理,更展现对宇宙万物与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映射出生命的共生与延续

中华艺术宫再启“同行”之旅,看中日两国艺术家的版画对话

小林敬生《乐园-都市・2021D-》2021 木口木刻

中华艺术宫再启“同行”之旅,看中日两国艺术家的版画对话

小林敬生《日复升-绿色的星 · 08A1-》2008 木口木刻

他将佛教中“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教义解读为“所有生命皆有灵魂”。人类只是自然生态系统运作中的一环,所有生物包括其生命都是平等的,小林敬生正是基于这种思考展开了持续的创作。如本次展出的《乐园》系列作品,人、树木、昆虫、大厦等现实世界的事物,被艺术家有序排布在画面的各处,重新构建了奇幻的空间关系。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小林敬生创作的木口木刻如《星的时间》《白色早晨》《日复升》等系列作品,形式语言纯正,宁静而富于激情。更值得玩味的是,那些富有诗意的作品名字和画面,与日本近40年来的发展紧密相连。

中华艺术宫再启“同行”之旅,看中日两国艺术家的版画对话

小林敬生《白色早晨-群舞04A・早晨 1/8》
2020 木口木刻,手彩

中华艺术宫再启“同行”之旅,看中日两国艺术家的版画对话

小林敬生《苏醒时刻-星的时间・B/C- 1/12》
1994-2022 木口木刻,手彩

对事物的追问是两位艺术家的共性特征,因而将他们的作品放置在同一个空间,自然便会产生一种对话。陈琦谈到:“尤其是在疫情后,我与小林先生都创作了一些对生命、对人和自然万物关系的一种思考。我想这个展览不仅是中外艺术家的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呈现,同时也是面对世界共同的话题,我们两个不同国度的艺术家用艺术的方式所做出的一种解答和追问。”

中华艺术宫再启“同行”之旅,看中日两国艺术家的版画对话

展览现场

两位艺术家以各自的艺术创作展示了对传统版画艺术边界的拓展,更展现了他们面对世界文化多样性时的开放态度与引领力量。本次展览学术主持卢治平表示:“在欧美文化汹涌的大背景下,两位具有国际视野的艺术家,依然清醒自觉地保持着东方文化传承者的本色。观众可以从他们的作品中感受到鲜明的东方气息以及背后的东方智慧。因此我认为‘东方自信’理应也是本次展览的重要主题之一。” 

此外,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还将在展览期间推出专题艺术讲座、美术馆现场教学课、版画体验等一系列公共教育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带领观众领会版画在历史传承与现代创新中的双重魅力。同时,展览文创产品也将闪亮上新,包括丝巾、瓷杯、小型版画印刷品等陈琦作品的衍生,将东方美学融入日常生活。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11月17日。

 

转载请注明来自亚星官网-亚星开户-亚星会员开户,本文标题:《中华艺术宫再启“同行”之旅,看中日两国艺术家的版画对话》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